矿床地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0258-7106
国内刊号:11-1965/P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454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谈铜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摘要]变钠质中基性火山杂岩--细碧--角斑岩是铜矿区东带铜矿床的成矿基础,在经历了长期的构造变质变形作用后,它形成了两类最具工业开采价值的铜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活动和后期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多期次特征明显。


  [关键词] 火山岩 铜矿床 矿床成因 找矿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00-2


  该铜矿区区域构造位于北东侧-右江盆岭区的裂陷槽,以断裂为界将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矿带,西矿带位于哀牢山地体东缘,东矿带夹持于断裂(矿带西界)与阿龙古断裂(矿带东界)之间的裂陷槽内。矿区主要出露浅变质的细碧-角斑岩、镁质碳酸盐岩、砂泥质碎屑岩及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等,并在局部有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侵人。区内矿产丰富,以铜铁为主,局部伴生有金矿。东矿带内重要的铜矿赋存层位为一套变钠质的中基性火山杂岩---细碧角斑岩系。


  1主要矿床类型


  该矿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类型主要有两种,其形成和产出与区内火山杂岩密切相关。变钠质的中基性火山杂岩--细碧角斑岩系是东矿带铜矿床的成矿母岩和容矿岩石,它固有的含矿性控制着区内铜矿床的空间展布和规模大小,为铜矿床的形成和定位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1.1与细碧-角斑岩有关的似层状铜矿床


  产于中基性火山杂岩体中上部,主要为Ⅲ号矿群部分,呈层状、似层状带状分布,总体产状与岩带分布近一致,断续分布长约18km。矿体围岩为强烈青磐岩化的中基性火山杂岩,以浸染状、细脉斑块浸染状矿石为主,矿石矿物较简单,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和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绿泥石、绿帘石及方解石为主,次为绢云母、石英等。已控制有11个单矿体,矿体平均含铜为0.54%~4.68%,含铁10%~15%。


  1.2与次火山岩有关的脉状富铜矿床


  主要分布于辉长辉绿岩中及其与上部中基性火山杂岩的接触带附近,为区内Ⅱ号矿群部分,呈脉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断续分布长约5km,单矿体多有倾斜延伸大于走向延长的趋势。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围岩主要为绿泥石化的辉长辉绿岩,以块状及斑块状矿石为主,矿石品位较富,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黄铜矿、斑铜矿及少量磁铁矿组成,脉石矿物常见石英,方解石及少量绿泥石。已控制单矿体12个,矿石含铜可高达52.32%,一般矿体平均含铜为1.12%~11.39%,部分伴生金为0.3×10-6~1.17×10-6。


  2控矿条件


  2.1岩浆控矿条件


  矿带铜矿床集中分布于裂陷槽中,伴随多期次构造运动,裂陷槽内岩浆活动十分强烈,表现出间隙式喷发的特点,形成巨厚层的火山喷发沉积和熔岩岩浆喷溢堆积,组成较为明显的两大火山作用旋回,并伴生有铜铁矿床形成。


  2.1.1含矿岩浆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火山杂岩岩石组合复杂,以玄武岩、细碧-角斑岩、火山碎屑岩为主,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质。主要常见矿物为钠长石30%~60%,石英5%~20%,辉石10%~30%,绿泥石1%~70%,绿帘石1%~25%,阳起石1%~5%,角闪石3%~40%,电气石1%~30%,云母,方解石,白云石等。副矿物常见钛铁矿1%~8%,最高达35%,普遍已榍石化,仅可见少量残余;磁铁矿1%~5%,最高达30%,可见被包含于黄铜矿中;磷灰石、金红石,为局部可见;石榴石,局部偶见;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和黄铁矿。


  2.1.2含矿岩浆岩与铜矿的成矿关系


  铜矿床主要分布在不同的火山旋回韵律中。火山杂岩既是矿源层,又是容矿层,受多种地质因素综合控制,铜矿床总是成群成带地出现。目前查明主要有4个规模较大的含矿带,其中的Ⅱ、Ⅲ号矿群具工业开采价值,而每一含矿带中又有3~5层单矿体存在。在浸染状铜矿体中可见多期铜矿化出现,一般可明显地看出两期以上。一期为顺层的面型矿化,以黄铜矿化为主,矿化范围广,其层控性特征明显;另一期为穿层的脉状矿化,多为斑铜矿脉,叠加在层状矿化层之上,受层间断裂破碎和节理裂隙控制,与层状矿化层近垂直相交,呈脉状富矿脉出现,是区内重要的一个矿化类型,亦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原始矿化层的直接证据和结果。


  2.2构造控矿条件


  构造活动对铜矿东带矿体的成群成带性产出有着更为明显和重要的控制作用,铜矿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活动性的大断裂导致裂陷槽拉张下沉,使区内火山岩浆活动呈多期次出现,并在海相火山活动的间歇期沉积了原始矿化层和碳酸盐夹层。之后的每一次构造火山活动,产生一系列新的同生断裂和层间滑动剥离带,形成完整的导矿、配矿、储矿构造,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矿带、矿床和矿体的空间分布。同时在构造岩浆的活动过程中相继产生新的含矿热液,又对原始矿化层进行叠加改造,并在新的有利部位(如火山通道、层间剥离带、断裂破碎带等)聚集成矿,形成富矿脉或富矿带。而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则分别控制着区内矿带、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和规模大小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铜矿床类型。


  3矿床成因分析


  3.1铜质来源


  矿区东矿带范围内,主要成矿元素Cu、Pb、Zn在裂陷槽火山岩及沉积岩中含量较高,特别是Cu的含量更为明显(表1)。


  表1 铜矿东带主要岩石Cu元素含量表ωB/%


  从表1中可看出:裂陷槽中各类地层岩石含铜均高出地壳同类岩石的平均含量1~6.8倍,特别是辉长-辉绿岩和变玄武岩的Cu含量高出地壳同类岩石丰度富值3.9~4.7倍,由此表明,区内铜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基性火山杂岩,与区内火山喷发活动密切相关。火山沉积岩系上的板岩类、碳酸盐岩类岩石中含铜量也较高,说明了火山沉积岩上部地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不同于正常沉积岩的沉积环境,而且也叠加有后期构造--岩浆活动带来的矿化。因此,稳定矿源层的存在,为铜矿东带成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稳定同位素


  硫同位素:东矿带测定硫同位素13件,δ34S均为较小正值,其中斑铜矿δ34S为1.7‰,黄铜矿和黄铁矿δ34S为5.1‰,黄铜矿δ34S为3.9‰。具有陨石硫(幔源)的特点,推测其硫来自上地幔,由火山喷发或火山气液作用带出,但亦不排出有部分硫来自海水。


  氢氧同位素:东矿带铜矿床氢、氧同位素组成共测定5个样品①,分析矿物为石英,其δD为-75.3‰~一77.0‰,相当于岩浆水的范畴;δ180为12.28‰~16.22‰,按测温数据换算成流体的OH20中的δ18O时,其值为3.25‰~7.16‰,相当于再生水,表明成矿流体介质水来源复杂,它与围岩发生了程度不一的同位素交换。由此反映了主要成矿期的介质水来源于岩浆水和变质分泌水,在火山喷发沉积期,成矿流体中有部分海水加入。


  铅同位素:矿石铅同位素分析样品24件,分析矿物为斑铜矿、黄铜黄铁矿及黄铜矿。其中206Pb/204Pb 为18.218~20.752,207Pb/204Pb为15.606~15.931,208Pb/204Pb为38.745~40.758,其比值变化范围很小,为正常铅。


  3.3成矿阶段及矿床成因


  3.3.1成矿阶段


  根据矿物组合以及形成顺序,东矿带铜矿床的形成大致可划分为以下3个成矿阶段。


  (1)磁铁矿、黄铜矿矿化阶段:形成于主要火山喷发期,大量磁铁矿呈杏仁状充填在变钠质中基性火山岩中,说明高温矿物磁铁矿是与火山喷发细碧-角斑岩同时生成的。


  (2)黄铜矿、斑铜矿矿化阶段:形成于火山喷发后的中高温热液活动期,为主要成矿期,形成了具有工业意义的铜矿床,大量的黄铜矿、斑铜矿就此生成,成矿作用明显晚于火山喷发期。


  (3)斑铜矿矿化阶段:形成于火山活动期后的变质热液活动期,为重要的成矿期,形成了矿带内最具工业开采价值的脉状富铜矿体,常有大量块状斑铜矿矿石产出。


  3.3.2矿床成因分析


  从资料上分析来看,东矿带铜矿床是形成于陆壳边缘不断增生的断陷槽构造环境中,早期成矿阶段处在最大的裂陷度与伴随的海底火山活动时期,形成原始矿源层。之后,又经历了晋宁期和印支期的区域变质变形与次火山岩侵入过程的改造与富集,形成了较贫的层状矿床和脉状富铜矿床。铜矿床的形成受该区区域变质作用控制明显,与古老火山喷发的分异作用密切相关。


  4找矿标志


  铜矿床主要产于裂陷槽内,含矿围岩为一套发育完整的海相变钠质中基性火山岩,因此,裂陷槽为有利的成矿背景区。


  有工业开采价值的两种铜矿床均依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而存在,次级的北西向断裂是良好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因此,变钠质的中基性火山杂岩、辉长辉绿岩与北西向断裂分布区是寻找这两类铜矿床的最佳部位。


  找矿实践说明矿区内铜矿体多与磁性较强的细碧-角斑岩、辉长辉绿岩共生或伴生,与区域化探异常分布亦相吻合,磁性矿物(磁铁矿)与铜伴生和共生形成工业矿体和磁异常。因此,在化探异常与磁异常分布重叠的地段,是寻找深部隐伏铜矿床的最佳地段。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矿床地质》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矿床地质》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