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刊号:0258-7106
国内刊号:11-1965/P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392 人次
 
    本刊论文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矿床特征概述

  【摘要】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经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多年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资料。文章在查阅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从控矿构造、矿床类型与矿体特征、矿石与矿物特征、围岩蚀变等几个方面对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的矿床特征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矿床特征;简述


  中图分类号:P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76-01


  一、引言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是指主要成矿期温度大约在200℃~300℃,并受控于断裂构造的矿床(姚凤良等,2006),是热液矿床中重要的成矿类型。Lindgren在1933年根据热液矿床形成的温度与深度,将热液矿床分为:高温深成热液矿床、中温中深热液矿床和低温浅成热液矿床。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热液矿床的理论也不断革新和发展。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又可简单的分成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中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等。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突出。以下将以金矿为例对该类矿床的矿床特征作简要综述。


  二、控矿构造


  此类矿床,矿床的产出、矿床赋存的位置和产状以及矿体的规模和形态等都明显的受控于区域性的断裂构造,尤其是与某些区域性的超壳深大断裂有着空间上的联系。例如,周显强等(1995)在《山东金翅岭金矿构造控矿特征》一书中指出:“不同级别的构造体系分别控制丁矿带、矿区、矿田、矿床、矿体、矿脉。区域性的一级构造往往控制矿带的展布,二级构造控制矿区、矿田,三级、四级构造控制了矿体和矿脉。”


  但是,在区域性的主干控岩导矿构造中往往并没有矿体甚至是矿化的现象;反之,在与主干构造密切共生的次级构在体系中产出大量金矿。根据以往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主干构造中流体温度高、液岩比值较高,金等成矿物质以溶解相态存在,不能有效成矿。而在与之伴生的次级构造中常见矿体,这可能是由于热液经过运移和演化,其围岩及热液的物化条件发生改变,从而成矿或形成矿化。


  三、矿床类型与矿体特征


  在我国,研究者依据矿体、矿石特征及成矿作用方式等将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矿床(如玲斑、峪耳崖等金矿)和蚀变岩型矿床(如焦家、新城等金矿)两种类型:


  石英脉型矿床矿体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脉体形态一般较为简单,但也有网脉状、复脉状梯状等不规则的矿脉,为热液充填作用成矿,通常矿体与围岩间有清楚的界线。例如胶东地区玲珑金矿约有200多条矿脉,主要产于玲成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矿脉与围岩界限清楚,明显受控于脆性、张扭断裂,呈充填脉状,也有蚀变花岗岩、网脉状交代石英脉。累计圈定矿体200多个,矿体形态较简单,多数呈脉状、透镜状,偶有豆荚状(赵泳越,2012)。


  蚀变岩型矿床是成矿热液充填并与构造破碎带发生胶带作用而成矿,矿体与围岩之间渐变过渡,无明显界线。矿化呈细脉状、网脉状或侵染状,矿体主要为网脉状或似层状产出,其次为扁豆状、囊状、柱状等(姚凤良等,2006)。焦家金矿床作为蚀变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它的构造岩的围岩蚀变十分强烈,断裂蚀变带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分布。矿体基本上沿断裂面展布,且总体形态上多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等(张佳楠,2012)。


  但是在同一个矿区这两种类型常相伴产出:从横向上看,一般近主干构造带以蚀变岩型为主,再往外围逐渐过渡到石英脉型为主;从纵向上看,一般矿体上部以石英脉型为主,往深部热流值高的区域逐渐递变为蚀变岩型(陈纪明等,1997)。


  四、矿石与矿物特征


  与以上两种典型的矿床类型相对应,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的矿石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石英脉型金矿石。前者多为侵染状,优点是矿体总的矿化比较均匀,品位相对稳定,金的成色也高,并且连续性较好,矿体分布常具较大规模;缺点是金的品位不高,含金量低。后者呈脉型,特点是矿体不同部位的矿化程度变化很大,矿化富集段可达几百克吨,甚至更高,但有些矿段又达不到工业品位。此外,石英脉型金矿石的成色也相对差一点。


  由于同属中温热液型矿床,两种矿石在矿物组成上大体相似,只是各矿物含量的主次有所差异,而这所含矿物都包括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两类:其中前者主要有自然金、银金/金银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以及一些菱铁矿或辉铜矿等;后者主要有石英、绢云母及少量方解石和白云石等。


  五、围岩蚀变


  矿床与围岩接触带上普遍发育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岩组合带,且各种蚀变类型间过渡或叠加的关系,无明显界限。资料表明,典型的围岩蚀变类型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钾化通常出现在蚀变带外侧;绢云母化发育最为普遍,常贯穿整个成矿过程,主要由钾长石和斜长石蚀变而来;硅化即可与绢云母化一起由钾长石和斜长石经蚀变形成绢英岩化,后期也可由热液的硅质交代形成硅化石英脉;黄铁绢英岩化为一种发育较广的近矿蚀变类型,是矿体中重要的赋矿带,与金成矿息息相关;绿泥石化由角闪石、黑云母等蚀变产生,为后期的叠加蚀变;碳酸盐化是一种后期派生的蚀变,常为方解石化。


  六、小结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作为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的典型矿床之一,在我国,其经济意义和工业价值尤为突出,该类型金矿是我国金的最重要来源,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它也是世界上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世界诸多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储量。


  参考文献:


  [1]姚凤良等。矿床学教程[M].地质出版社,2006.


  [2]周显强等。山东金翅岭金矿构造控矿特征[M].地质出版社, 1995.


  [3]陈纪明等。金矿地质概论[M].地质出版社,1997.


  [4]赵泳越。山东省玲珑金矿矿床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张佳楠。山东莱州焦家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矿床地质》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矿床地质》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