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经过对研究区地层、侵入岩、构造等地质特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大坝铜金矿床在成因上与断裂构造、次火山岩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区断裂和火山构造发育,断裂有NNW、NNE、NE向三组,火山构造为火山穹窿、环状。放射状断裂、隐爆角砾岩带。NE向断层为NNW、NNE向断层的次级张性、压性断层,规模较小。在与NNW向断层复合,控制了该区蚀变矿化带呈环状、放射状分布。侵入岩属酸性岩类、铝过饱和类型,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侵入岩的形成主要与俯冲作用有关,具岛弧岩浆岩性质。
关键词 大坝;花岗岩;构造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025-020 引言大坝铜金矿床位于兴安地槽褶皱系额尔古纳兴凯地槽褶皱带南东缘,得尔布干深断裂北西侧。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的塔木兰沟组和满克头鄂博组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尤为发育,广布全区。区域岩浆活动广泛频繁,其中燕山晚期为陆相火山岩带强烈发育时期,特别是岩浆活动演化较晚期的次火山侵入体,分异演化完全,岩性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多变,热液蚀变作用明显,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在适宜的环境可形成矿床。根据以上地质情况分析,大坝铜金矿床从产出的构造环境、主岩控矿因素和围岩蚀变特征等方面可与附近的四五牧场金矿相类比,故在大坝一带具有寻找浅成矿液石英—明矾石型铜金多金属中大型矿床的前景,本文仅就大坝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区位于兴安地槽褶皱系额尔古纳兴凯地槽褶皱带南东缘,得尔布干深断裂北西侧。中生界地层分布最为广泛,元古界和古生界仅有零星出露,新生界地层仅于断陷盆地内分布。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的塔木兰沟组和满克头鄂博组的火山岩、火山沉积岩尤为发育,广布全区。区域岩浆活动广泛频繁,按时代可划分为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早期以花岗岩类深成侵入活动为主,多为岩基状出露;燕山晚期为陆相火山岩带强烈发育时期,表现为多旋回、多序次强烈的火山喷发作用和浅成超浅成侵入作用,特别是岩浆活动演化较晚期的次火山侵入体,分异演化完全,岩性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多变,热液蚀变作用明显,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在适宜的环境可形成矿床。
2 研究区地质特征2.1 地层研究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的火山岩与碎屑岩,其中塔木兰沟组和白音高老组分布广泛。塔木兰沟组主要岩性为安山玄武岩、玄武岩,出露于测区西北及东南部,西南部零星出露。岩石多呈黑灰色,斑状结构,气孔构造,斑晶为斜长石,基质为微晶—隐晶质,蚀变见绿泥石化。上库力组主要岩性为石英粗面岩、石英粗面质火山角砾岩、粗面质角砾凝灰岩。出露于测区东南部,测区西南角小面积出露。石英粗面岩,深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长石、角闪石、石英,基质为隐晶质,蚀变见云雾状硅化,白色粉末状的高岭土化;石英粗面质火山角砾岩,深灰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成分包括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分选差、磨圆差,角砾粒径在0.2cm~5cm之间不等。
2.2 构造该区断裂和火山构造发育,断裂有NNW、NNE、NE向三组,火山构造为火山穹窿、环状。放射状断裂、隐爆角砾岩带。NNW向断层为哈泥沟断裂的次级平行断裂,属张扭性,NE向断层为NNW、NNE向断层的次级张性、压性断层,规模较小。火山穹窿,为岩浆沿喷发管道上侵蚀火山岩隆起形成,其中心充填有次火山相流纹斑岩,周围流纹质角砾凝灰岩、凝灰岩、流纹岩相背缓倾斜。环状、放射状断裂、隐爆角砾岩带主要分布流纹斑岩体,与NNW向断层复合,控制了该区蚀变矿化带呈环状、放射状分布。
2.3 侵入岩岩体主要岩性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不等粒花岗岩、斑状二长花岗岩等,受不同围岩的影响,在接触带附近岩石发生蚀变,但蚀变不一,在与砂、板岩接触时,常见有云英岩化、角岩化、硅化等蚀变;在内接触带也见有云英岩化花岗岩,蚀变矿物主要为白云母、绿泥石、黄玉、电气石等,蚀变强烈处见有电气石白云母云英岩、黄玉白云母云英岩;与碳酸盐接触时,常形成矽卡岩化、含铜铁锌矽卡岩等。
2.3.1 岩石学特征1)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44%、斜长石25%、石英25%、黑云母5%。副矿物:磁铁矿1%、锆石少许、磷灰少许。
钾长石(条纹长石):他形板状,卡氏双晶,条纹结构,高岭土化碎裂,沿裂隙有方沸石集合体充填,脉宽0.05mm~0.02mm无色负突起,光性均质。大小3mm~6mm。斜长石:半自形板状钠长双晶,双晶带窄而密(010)∧Np′=6°No24更长石,轻微绢云母化2mm~4mm。石英:近等轴粒状,碎裂细粒化,玻状消光,大小2mm~5.5mm,交代钾长石。黑云母:棕色片状,Ng暗棕色,Np浅棕黄色,晶体内包裹磁铁矿,磷灰石和榍石,榍石有少量放射性,显多色晕。大小0.8mm~2mm,交代长石生成少许金红石针状体。磁铁矿:他形不透明粒状0.1mm~0.3mm。
锆石:粒状自形大小0.01mm~0.07mm。磷灰石:粒状,大小0.02mm~0.04mm;2)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粗粒花岗结构,主要矿物为:条纹长石(60%),斜长石(中更长石10%),石英(25%),黑云母(5%)。副矿物有锆石等;3)不等粒花岗岩:不等粒花岗结构,岩石主要由条纹长石、中更长石、石英组成,并可见到黑云母及磷灰石、锆石等副矿物;4)斑状二长花岗岩:矿物成分为中更长石32%、条纹长石40%、石英25%,次要矿物黑云母含量1%。副矿物为锆石、磁铁矿等。矿物生成顺序:先晶出的为锆石、磁铁矿,次为黑云母、斜长石、条纹长石,最后为石英。矿物粒径0.5mm~7mm,斑晶和基质自形程度相近,无明显界线,岩石为似斑状结构,局部为花岗结构。
2.3.2 岩石化学特征
|